提到黄山黟县
你是否只会想到宏村、西递?
其实有这样一个古村
美到让人窒息
叫做关麓村!
关麓简介关麓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南,是黟县古时聚族而居的又一大村落,以神奇的连体古民居著称。关麓,又名“关路”,俗名“关路下”,因地处武亭山麓和被称为“西武雄关”的西武岭之东麓而得名,又因为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主要官方驿道经过这里,所以别名“官路”。
关麓村边有古泉,终年清澈甘甜,盛夏清凉彻骨,隆冬热气蒸腾,村人长期饮用,多益寿延年者。
游千年古村、品长寿甘泉,吃粗茶淡饭,听民俗歌谣,使关麓游览充满古朴鲜活的情趣。
关麓村,在历史的变迁中,依旧保持着完整的村落形态。建筑的内部摆设依旧保持着“东瓶西镜,终生平静”的摆设。
建筑内部,精美的雕刻,高等的家具,考究的用料……以彰显主人家大业大的财力。
徽州商人发达之后,依旧保留着淳朴,低调的特点。只是在建筑特定的地方加以修饰,远不足内部的精美。
在《走出蓝水河》的拍摄中,斯琴高娃就住在这片莲花门的后面。在这莲花门的前正上方设计了徽州最小的天井。
关麓村民半数以上都姓汪,聚居着唐朝名臣汪华的后裔,建村已有千年历史,村庄现有多户人家,多人。关麓村原本不过是一座极普通的乡间村落,但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徽商外出经商的热潮影响下,关麓村的村民不仅外出经商,而且在村里开有各种店铺上百家,这里逐步成为了一个热闹繁华的古集市。
关麓四绝“八大家”连体建筑群
关麓最有特色的是设计精巧、保存完好的徽州古民居-“八大家”连体建筑群“八大家”为关麓村核心建筑,是同宗兄弟八人所建的八座豪华住宅,外观上八座宅院自成单元,而实际上楼与楼之间相互沟通,如同连体,是宗族观念和势力的生动写照。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是哪八大家吧
武亭山居
涵远楼
吾爱吾庐书斋
春满庭
双桂书室
门渠书室
安雅书屋
容膝易安
关麓“八大家”建筑群始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竣工于咸丰、同治年间,前后经历了多年,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规模。“八大家”共有楼房16幢,四合屋2幢,学堂厅、书斋各1幢,占地约㎡。
“八大家”不是“八大间”,它是一整套布局合理、设计灵巧、建筑精美的典型徽州古民居系列建筑,每单元各有风格不一的正屋、偏厅、厨房及庭院,自成一体。但各单元之间又相互联通,楼上楼下均有门户串结,从而使“八大家”形成一个整体,其结构的别致,在徽州古民居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除了古建筑之外
关麓村还有“米塑”、“砖雕”和“海底木”三绝
加上“联体古建筑”一起被称为“关麓四绝”
米塑
“米塑”是关麓村独有的一项民间工艺,是将一粒粒的谷粒通过米胶的粘黏来塑成各式“盆景”,如花瓶、罗汉、水果等,多为镂空型,以供祭祀之用。
砖雕
“砖雕”是指在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关麓村砖雕中的精品在汪华其四子汪令钰所居住的门罩上,总共分七层,第五层的“小康世家”最为精美。
海底木
“海底木”是指一张长2米、宽1米的古式烟榻,据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木质细腻,是用极其珍贵的上等木料精制而成,触之手感冰凉,若是夏天坐在这“海底木”之上,炎热之意顿时就会消失。
民居壁画
多姿多彩、美仑美幻、绚丽光彩的“民居壁画”,是徽州经典壁画代表之一。作画的材料采用的是野生植物汁液提取物所做颜料。虽历经几百年而不褪色。
徽派壁画即徽派建筑壁画,广泛描绘在徽州古民居的屋檐下和门楼、窗檐上下,和石雕、砖雕、木雕一样,是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关麓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天花板、厅堂、厢房中的壁画,画面布局合理,画工技艺精湛,壁画的内容以徽商当时的生活经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作品或富丽堂皇,或清新典雅,所绘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楚楚动人。
这些精美的壁画是当年徽商财力、文化修养、儒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当年无数徽州画工聪明才智和艺术修养的集中展示,堪称徽州民居中的“敦煌壁画”。
村落格桑花
5月份,皖南黟县关麓古村大片格桑花竞相绽放,美丽格桑花迎风摇曳,绚烂多姿。星罗棋布,掩映于粉墙黛瓦徽派古民居之中,村在花中,人行画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