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台灯 >> 台灯用途 >> 正文 >> 正文

一个民勤宝妈教女儿读书的秘决

来源:台灯 时间:2023/3/26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我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为她换被罩,猛然发现台灯下扣着一本看了一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惊愕中又发现床头豁然摆着《红楼梦》、《西游记》、《茶花女》、《巴黎圣母院》、《斯巴达克思》,显然这是很久以前我们买的,怎么从我们的书架上跑到女儿的床头了?

我们确实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但从来没想过这么早就让她接触世界名著啊!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即把除《西游记》外的其它几本都藏了起来。女儿才八岁呀,有很多字还不认识,理解能力还很有限,怎么看得了这些中外名著?尤其《茶花女》等书里有很多描写细腻情感的片断,我怕女儿不仅汲取不了名著的精华反而被一些字面的东西所迷惑,或者只是一点浅薄的理解甚至产生与名著本身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解,那就坏了!反正我认为八岁的孩子看这些世界名著不合适!只给她留下《西游记》是因为《西游记》里的一个个故事女儿从电视、画册上早已看过,权当看热闹吧。

女儿游泳回来,我提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马上兴致勃勃地讲起书中的内容,还用钦佩的口气说:“妈妈你知道吗?保尔在全身瘫坏、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历时三年,完成此书,厉害不?妈妈你知道吗?斯巴达克思特别聪明,他把柳条编成软梯,滑下山谷,冲向敌营,罗马人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为自由而战,直到战死!……”女儿连珠泡似的描述让我再一次惊愕!尤其为“历时三年,完成此书、落花流水、为自由而战”这样的精彩词句!

正当我愣神儿时,女儿发现其它几本书不见了便向我索要,我以她太小不适宜阅读为由劝她还是读一些童话故事、少儿读物吧,女儿眼泪汪汪,不依不饶。为难之中,我打电话咨询了几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专家,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多大接触名著都是好事,因为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是因为不同年龄的读者都会汲取不同程度的营养、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所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阅读吧!

我舒了一口气,把书还给了女儿,女儿得意极了:“妈妈,你说我不能读名著没有科学依据吧!杜甫还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哪有不让孩子读书的妈妈呢!”我不能不再次惊愕于女儿引经据典的功夫了!

近两年,女儿的语言极大的丰富起来,平时说话、聊天时总能脱口而出一些成语、诗句、名言或谚语来,令人咋舌。

女儿两只眼睛一大一小,眼皮一双一单,我经常给她贴双眼皮胶才勉强“造”出另一只双眼皮。有段时间,我工作特忙,每天早出晚归的,也就顾不上给女儿“造”双眼皮了,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女儿左眼长出了双眼皮,于是大叫:“快看宝宝左眼没贴胶就长出双眼皮啦!”女儿马上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呗!”把我和她爸惊得瞠目结舌。

象这样的精彩语言实在太多了,每次都让我们嘘唏称赞。我让她重抄几遍错过的字她说我“斤斤计较”;吃辣椒辣出了眼泪她说“浑身热血沸腾”;去十渡风景区她感叹“如诗如画”;我阻止她大清早去游泳她说昨晚刚学的仰泳今早要“趁热打铁”;我让她去游泳馆时带一双拖鞋加一双凉鞋她怕麻烦就反驳我“多此一举”;我夸她练琴不怕苦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多次许诺带她去“北图”却因忙而失言时,她不满地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有时她冒出一个成语或诗句时,我试着问她其含义她会狡黠地说我“明知故问”……

后来每当她说出精彩语言时我就及时记录下来,并注上日期,现在已集成一本《卓卓精彩语言集》了。

女儿为什么有如此丰富的语言?思来想去,得益于女儿大量的阅读!

记得女儿才八个月时做过的“抓周”游戏:面前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玩具、零食、钱、书、化妆品等,引诱女儿爬过来选取,结果无论怎样调换位置,每次女儿都径直爬向书,抓起来就走,还装模作样地翻看,甚至叽里咕噜“念”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而那本书我记得只是随便拿过来的一本姥爷看的旧书,没有彩色的封面,里面更没有任何图画!

当时她姥爷就激动得流泪了:“这孩子像妈妈一样是块读书的料!”(极想跑题一下:“像妈妈”三个字包含了我父亲对我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自然流露。无论我多么普通、平凡甚至渺小,无论天外还有多大天,人外还有多少高不可及的人,而我在我父亲心里永远是他独一无二的最棒的孩子。)

仅仅是个游戏,但我们却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养个“书香宝宝”。

女儿虽然爱书,但撕书远远被“看”书感兴趣,许多小画册没几天就撕得面目全非。高兴了会撕书、撕纸,全神贯注其中。有时生气了也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抓起视线内的书本就撕,撕着撕着就会心地笑了。

看着满地的碎片,我常常想,小孩子在愤怒中也会象大人一样找发泄物,而撕纸正好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暂时转移注意力。撕纸中,可以听出纸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发出不同的声响,可能是一种享受吧。当她发现能撕出许多长的、方的、不规则的稀奇的图形时,也会因自己的创造力而自豪吧。在破坏的同时也获取了不少新知识。“一个旧世界被毁灭了,必然会造一个新世界”,有这个意味吧!

所以我就为女儿准备了很多撕物,有废旧报纸,有不用的书,随处可见。后来看到相关报道说撕纸可以锻炼幼儿的智力,也能培养将来对阅读的兴趣,我们就开始科学地引导女儿撕纸、折纸、剪纸,教她念纸上的字,有时为她朗读画册上的故事。

慢慢地,女儿不再热衷于撕书、撕纸了,兴趣转到了看书上,每天翻看图画书,并缠着爸爸妈妈指着画册讲故事,一遍又一遍。

女儿一岁零九个月时,我带她去附近的一家新华书店,刚进门就激动得欢呼起来,嘴里不停的说:“卓卓看书!卓卓讲故事!”,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就像能看懂似的。后来每当大人带她出去,只要经过这个新华书店就闹着要“看书”,你只要答应了,她马上喜笑颜开,连抱都不让抱就独自一路小跑进了书店。

有一次女儿看书入迷尿湿了裤子,我不得不强行给她脱去湿裤子,光屁股裹上我的大衣抱着往家跑,到这个程度了小小的人儿却还在大哭大叫:“卓卓看书!卓卓看书!”。以后我带女儿出去赶车或办事走到新华书店门前就赶紧将她的视线转移,但聪明的人儿即使背对着书店依然嚷着:“卓卓看书!卓卓看书!”。我们尽可能地为女儿买来各种适宜的少儿读物。

从第一次进新华书店,或者说,从撕纸开始,女儿就已经迷上书了!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们一步步引导女儿从只看图画讲故事到完全看字读故事,几年中女儿读遍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以及近年出版的《世界儿童美德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等一系列儿童读物,我们启发、鼓励她复述故事梗概、改编故事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女儿有感情地读唐诗、吟宋词,有时还在朗诵时配上舞蹈动作,每每这时,女儿都情绪亢奋。

在此基础上,女儿的阅读范围也慢慢扩展到科技、数学类,《科技博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迷你为什么》、《数学大世界》等等也被女儿读了个遍。有时甚至拿起我和她爸爸的教育类书籍也读得津津有味,毫不夸张地说,女儿痴迷读书到了见书就读、见字就读、坐着读书、站着读书、走路读书的地步。外出旅游总要带着几本书,火车上、飞机上、宾馆里、甚至等候吃饭间隙都要读书。

每到大考前进行科学的题海战术是有必要的,每当这个时候女儿放松的形式就是看书。有时候我看见她桌子上摊着习题集,人却手捧一部大部头入了迷。我着急地说:宝宝赶紧复习吧,等考完试再看书,她的回答总是:我就歇一会儿!原来她的“歇一会儿”就是看会儿书。

周围的小朋友总是围着她听她讲故事、听她讲科学、听她讲奇妙的数学世界。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女儿眼界开阔了,语言丰富了,思维灵敏了,性格开朗了……

有关资料表明: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

细细想来,女儿痴迷阅读也与我们家庭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和她爸爸都是老师,每天下班到家仍然要看书、备课、写作、批改作业,一天到晚离不开书和笔,女儿从小就在书堆里长大,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她的阅读兴趣。再加上我们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女儿因为阅读而充满生命的激情和语言的智慧,最终走向“书香为伴”的境界。

孩子一天天长大,她所读的书籍自然从少儿读物一步步过渡到经典名著,涉猎范围非常广泛,有历史、文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诗经》《楚辞》《史记》《资治通鉴》《圣经》《古文观止》这些都要读原版,大多都是繁体字,我都有点看不下去,女儿却读得津津有味。

在我们家,卧室、客厅,甚至卫生间随处都摆放各种书籍。女儿读书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常常随着书里的内容或哭或笑或欢呼……

粗略估算,到今天为止女儿大约读过了四、五百本书,中外名著类书籍女儿都要读上好多遍。

同时女儿的写作水平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很多,这些年,女儿写了很多小作,包括随笔、书评、论文和小诗。

初中时写了几万字的同文小说。到高中后又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如今已近十万字,每天坚持更文,一直持续到高考前夕。大量的阅读让女儿笔下生辉。

今年女儿以的裸分高考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刚刚开学就咨询好老师们怎样把人文科学试验班的五大学院的课程都能涉猎到,规划好自己没课的时间,到别的学院去蹭课。上大学的女儿学习热情更加高涨,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每天都会打电话兴致勃勃地分享她的学习心得,大赞大学老师的学识渊博。

同时女儿列出了两千多块钱的书单,计划在本学期认真研读,并考虑去人大图书馆做义工以获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读书机会。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孩子的思想智慧没有翅膀怎能飞得出去呢?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注重营造书香家庭文化,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创造阅读条件、培养阅读习惯,让孩子享受阅读乐趣,和孩子交流阅读收获,让孩子在诵经典、品名著中涵养丰富的感情、优雅的气质、睿智的思维、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也会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读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在谈吐、在胸襟,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的确,一个人的长相与气质里藏着他/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生完全不同。

只要孩子读足够多的书就一定能拥有足够多“脚步走天涯,诗意伴身旁”的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

月铭(本名:刘淑萍,原籍:甘肃民勤东镇),北京市英语高级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海淀区教育科研优秀种子教师。曾获海淀区首届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曾被评为海淀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在国家级、市级、区级教育类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四十余篇;另有多篇育儿文章发表于《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等杂志;曾被评为海淀区教育讯息十佳通讯员,多篇宣传报道发表于市、区报刊杂志。曾受邀到全国各地做教师培训讲座数场,做家长教育培训数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jj/12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