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最西南方有个边陲小镇叫四都坪,境内层峦叠嶂,气候温润宜人,雨水充足,物产丰富。其99个湾、99道岭、99条溪……在这里洒落、成长、迸发。
“湾湾相通、岭岭相连、溪溪相汇”,绘成了四都坪乡一幅层次感极强、如诗如画的山水长卷。成为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12条精品线路中“沅澧山水”不可或缺的旅游节点。
原庙岗村(牧笛溪村)是四都坪乡最东面、最偏远的一个村,是市委宣传部的驻村帮扶村,亦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的驻村帮扶联系点。
“村里上百亩万寿菊花开正艳,与60多栋集中连片的土家老木屋和吊脚楼相得益彰,发源于堡子界大山的牧笛溪水清清如镜,是个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地方。”8月30日一大早,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带上十多位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直向四都坪乡庙岗村驱车而去。
不知绕过多少湾,越过多少岭,淌过多少溪……当驶上沿溪宽敞的水泥路,当一丘丘红色的万寿菊花、一支支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撞入视线时,就进入了庙岗村的地域。
此时,初秋的暖阳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庙岗村坐落于两山之间的山峪里,靠左山边,清一色的土家老木屋和吊脚楼依山势鳞次栉比排列,一直伸到山腰;峪中,开得正艳的万寿菊花一直从村口沿古村落、村道往上层层铺开;峪右,一条从堡子界大山上蜿蜒而下的溪水潺潺而流,石头砌就的堤岸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粗大的杨柳,在溪上、路上投下树荫。
“一湾的菊花,好漂亮,快,帮我与菊花合个影。”同行的美女们一看见满峪的菊花,忍不住了,下车,就往花丛里扑,欢笑声、拍照声、赞叹声……顿时溢满山峪、花田、溪沟,寂静的庙岗村热闹起来了。
一路在山峪里的花海中快活游走,品花、赏吊脚楼、戏水、折柳、拍景……山风徐吹,丝丝清凉。
“你看,花海中的吊脚楼生气十足,吊脚楼前的菊花活力无限,它们之间和谐共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有人边拍照边艳羡地说,花间一壶茶,群坐有乡亲。坐在吊脚楼里赏花,别有一番情趣。
“村里的传统古建筑、古巷道、古桥、古树多,特别是吊脚楼最古老的有明清时期的,能保存下来不容易。边走边看边问,随行的村支副书记符安和指着山边的吊脚楼介绍,全村有传统古建筑处,古巷道32处,古桥3座,古树99株。全村都是木房子和吊脚楼,现存有60多栋,共多平方米。
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笆,行走在花海边的吊脚楼群内,大家都被吊脚楼的这些精致古老的工艺所吸引。在张家界能整村将土家吊脚楼保存下来的传统古村落已经屈指可数。
坐落于花海中的夫妻农家乐(农家小炒),是一栋已有多年历史的老吊脚楼,漆黑的柱头诉说着岁月的苍桑。自庙岗村开发乡村旅游成为市委宣传部的驻村帮扶村,符永华、张先英夫妻成了余怀民的驻村帮扶联系点后,在余怀民的帮助下,夫妻二人开起了农家乐,生意不错。中午,老吊脚楼里已飘出诱人的土家菜香,引得大家都往桌前挤,等及桌前,小脚鸡、天花菌、竹笋、腊肉、土豆、剁辣椒、腌菜等地道土家美食已摆上桌,色鲜香浓味正。
“庙岗村不光有古老的吊脚楼、花海,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十分厚重,现正积极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乡干部、村主任梁英俊告诉记者,村内现存有梯玛歌、土家摆手歌、哭嫁歌、拦门歌、上梁歌、薅草锣鼓歌、盘树号子、吹木叶、咚咚喹、打溜子、地虎灯等民俗文化,有土家织锦、挑花、绣花、印染、编织、雕刻、制陶、榨油、酿酒、建筑等民间工艺。但有些文化和工艺已濒临失传,急需保护、挖掘、传承和发展。
9月22日,以“山水四都、生态原乡”为主题,以四都风情展演,农耕文化展示,山水风光展览,湘西北摄影家、作家、美术家文艺作品大赛,三市五地乡村旅游联动恳谈会,龙舞排歌篝火晚会,土家民间运动会为主要内容的首届四都坪乡99湾土家守秋汇活动将在庙岗村、同斗村举行。届时,一个历史民俗文化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土家美食独持的美丽庙岗村将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品花、赏吊脚楼、玩水、呷美食……下午,依依不舍从古村回转,阳光下、山峪里、吊脚楼前的花海散发着淡淡菊香,愈发火红诱人。(文/记者易善任图/记者庹亮)
相关链接:
庙岗村简介曾用名张家湾村、现并村后用名牧笛溪村,位于永定区的西南面,四都坪乡的东面,与沅陵县火场乡相邻。辖5个村民小组,曾是永定区与沅陵县交界之地。境内湾多岭多溪多,森林覆盖率高。村里现保存完好的老木房和吊脚楼共60多栋,多平方米,发源于堡子界的牧笛溪绕村而流。村寨有梯玛歌、土家摆手歌、哭嫁歌、拦门歌、上梁歌、薅草锣鼓歌、盘树号子、吹木叶、咚咚喹、打溜子、地虎灯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土家织锦、挑花、绣花、印染、编织、雕刻、制陶、榨油、酿酒、建筑等民间工艺,但多面临失传,亟须保护。
土家美食
玉米、红薯、果蔬、糍粑粑、水豆浆、小花生、剁辣椒、蜂蜜、小脚鸡、腌菜、甜酒、竹笋、小口百甲鱼、天花菌等。
民间工艺
土家织锦、挑花、绣花、印染、编织、雕刻、制陶、榨油、酿酒、建筑、竹艺、祙垫、布鞋、草鞋等。
土家织锦邓道理摄
土家文化
梯玛歌、土家摆手歌、哭嫁歌、拦门歌、上梁歌、薅草锣鼓歌、盘树号子、吹木叶、咚咚喹、打溜子、地虎灯、牛铃舞、新围鼓等。
打溜子
旅游资源
牧笛溪、堡子界、菊花海、土家吊脚楼、老碾房、古石墙、非遗文化等。
菊花海,花期长达三个月
牧笛溪
线路行程
市城区(张沅公路)—西溪坪—小坪—大坪—四都坪—牧笛溪村(2小时车程)。
夫妻农家乐(农家小炒)
庙岗村目前有两家农家乐,其中符永华、张先英开设的夫妻农家乐(农家小炒),当地招牌菜有小脚鸡、天花菌、米辣子糊、土家腊肉、土旱鸭、竹笋、农家蔬菜等,提前预订后,可一次性提供40多人用餐。
订餐
(掌上张家界编辑部出品)
.
版权申明: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jj/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