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生活报
见习记者刘维娜生活报记者李丹
在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联合全省团委、生活报社,启动年共青团“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本次活动将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为更多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让更多家庭燃起追求幸福的希望!6日起,生活报记者走近这些自强的孩子,了解他们为梦想拼搏的故事。
在延寿县中和镇万江村山河屯的一户普通农家,刘晓婷(化名)正在炎热的午后翻阅着英语四级教材书,结束高考后的她一边预习英语四级知识一边物色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刘晓婷的父亲是一位听障人士,父母都是小学毕业,靠务农为生,刘晓婷的姐姐也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活。面对家里的困境,刘晓婷坚定地选择好好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里的情况。今年,刘晓婷高考取得了分的成绩,近日,记者采访了她。
从小自己攒钱交书本费
年,刘晓婷出生。“我父母文化都不高,姐姐也很早就辍学了,但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他们每个人都付出很多。”刘晓婷告诉记者,他们家有三垧地,但每年的收入也不多。“就是够吃喝。”刘晓婷的母亲孙延华说。
刘晓婷上初中后,学校离家比较远,父亲每天骑摩托车接送她。虽然每天天不亮就到学校,晚上也是同学都走光了父亲才有时间来接她,但是父亲宽厚的背,是她最温暖的依靠。“我爸很不容易,每天特别辛苦地干农活,还要起早贪黑地接送我。”
孙延华说,从小到大,给刘晓婷买的衣服可以数的过来,“她身上穿的基本上都是亲戚送的。”
刘晓婷有个很好的习惯——攒钱。“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戚会给我压岁钱,从小我就舍不得花,都默默地攒起来,等上学需要交一些书本费之类的,我都用我自己攒的钱交。”刘晓婷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很大金额,她一般不会向父母要钱。
借来的台灯陪伴高中三年
刘晓婷上高中后,离家更远了。“我的同学多数都有家长陪读,但是我家经济条件有限,所以我选择住宿舍。”每天晚上十点半,宿舍准时熄灯,如果想继续学习,只能自己准备一个充电台灯。“刚开始我图便宜买了个小台灯,用着用着就不好使了,后来我同桌借了我一个充电台灯,我一直用到了高中毕业。”刘晓婷有些不好意思地和记者说,“充电台灯总没电,我就拜托同学带回家帮我充电,但这样的话就会隔一天才能用上。”就在她犯难的时候,一位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她的困境,“老师把他的办公室钥匙给了我一把,让我台灯没电了随时去充。”提起这件事,刘晓婷依然很感激。
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验,刘晓婷说:“我大量地刷题,我觉得题海战术真的是又老又有用的战术。每天作业完成后,我还要把自己选定的练习题做完。理科题型再怎么变也是围绕最基本的知识点变的,所以首先要把课本吃透,然后大量做题,见的题型多了,自己做题才会有思路。另外,一定要认真对待错题,把卷子上的错题都弄明白。”
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刘晓婷并不十分满意,“没有我平时模拟的时候考得好,可能我心态不太好,有点紧张了。”刘晓婷告诉记者,她争取去省外读大学,“我想往外走一走,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以后我有能力了,也想领着父母和姐姐去外面看一看。”
1.年参加高考并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大学新生(艺术类考生不在资助范围内);
2.各地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初中、高中(含中职中专)、高职高专、高校在校学生;
3.申请人家庭为脱贫巩固期家庭、低保家庭及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每名学生原则上资助-元人民币。
1.扫码捐款
2.银行转账汇款
户名: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账号:
开户行:哈尔滨银行南岗支行
-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qh/1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