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的主题可以视为一个人如何找回在爱情里迷失的自我,进而重新建立起崩毁的生活。而这个以爱情为主要表达的题材,最终又涉及了自我认同的问题,只是与《阿飞正传》刚好相反,阿飞至始自终都无法跨越自己的情结,而黎耀辉则是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他独自抵达了瀑布(虽然泪流满面),更重要的是,他回家了。《春光乍泄》想说的绝对不只是黎耀辉与何宝荣的爱情关系而已,它的主题是一个人如何找回在爱情里迷失的自我,进而重新建立崩毁的生活,它的英文片名是「HappyTogether」,即使爱情里头充满遗憾,生活仍然值得让人向往。《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也将秘密留在了世界的某个角落,然而他并没有真正忘记,他其实是让自己成为了树身,而永远藏了一个洞在身体里;黎耀辉不同,他的秘密是我们无法听见的(但我们却从头到尾看见了《花样年华》里,梁朝伟的秘密),但无所谓,因为当小张把录音机埋在世界尽头的时候,它也就随风而逝了。一样的梁朝伟,对待秘密的态度却完全不同,这是王家卫最特别的一部电影,此后再也没有出现。《春光乍泄》很不一样的地方,王家卫背叛了他自己最钟情的角色,即使何宝荣的自恋、耽溺、无赖、纵情、挥霍仍然让我们迷恋,然而叙事权并不在他手上,而转移到了另一个更具现实感的角色,也就是黎耀辉的身上(某个程度说来,小张也比何宝荣更具现实感,他和黎耀辉便是在打工的地方认识的)。《春光乍泄》不再要我们沉醉在何宝荣(或者是阿飞)的世界里,它转而要我们看看黎耀辉,即使在爱情里委曲求全、即使在生活中有因家庭而起的心理创伤,然而我们还是可以在失衡的人生中,重新站立起来。在王家卫往后的电影里,似乎也不曾再次出现这样的角色了,这几乎就是唯一的一次。黎耀辉这个角色非常特别,他不像何宝荣——这个王家卫电影的典型角色,那么风格化,也因其风格化而显出某种简单的类型,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阿飞、《重庆森林》里的警察、《东邪西毒》里的几乎所有角色、《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等等。但黎耀辉不是这一类的角色典型,与王家卫的其他角色相较,他并不顾影自怜,且更具行动力。然而黎耀辉又并不完全是何宝荣的对反,这个角色复杂的地方正在于,他的身上也混杂了何宝荣的特质——由欲望趋迫而来的,某种存在的虚无与荒凉感。黎耀辉也曾经陷溺,也像何宝荣一样,随便找过男人,「一直以为我和何宝荣不同,原来寂寞的时候,人都一样」。黎耀辉才是真正「活着的人」,与王家卫其他让人迷恋的典型角色相较,他们更像是一些游魂,痛苦也成为一种浪漫;然而黎耀辉的痛苦是深刻的,因为他知道爱情是个深渊、身体是个深渊、自我是个深渊、世界是个深渊,但他最终并没有让自己成为深渊。人在现实里的挣扎,被结合到了色彩的主题上。《春光乍泄》有两组关于色彩的主题,一组是红色与蓝色的对照,一组是黑白与彩色的对照。蓝色的意义始于台灯、伴随着何宝荣,最终被「瀑布」所规定,它代表了那种我们为之耗尽心力的目标,但同时可能最终只是被假设出来的事物。在故事里,这个目标被具体化而成为「伊瓜苏大瀑布」,那是爱情的终点、同时成为另一段生命的起点,但黎耀辉真的抵达「瀑布」了吗?真正的答案可能是:他抵达了却也未曾抵达。当他泪流满面看着瀑布时,他的抵达既真又假、既是完成又是缺憾。或许更好的说法是,这个「瀑布」是个被假设出来的目标,它在故事最后成为某个具体化的地点——伊瓜苏大瀑布;然而它其实不曾被看见、更别说是抵达了,但这并不是说那是虚假的东西,不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c/13903.html
上一篇文章: 沙发背景墙如何装饰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