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不再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用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追求更多非物质的生活,对财富、工作、生活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
天天都在说楼市调控,限价、限购、限贷,商品房、保障房、限价房,公寓、住宅和商铺,说好的雨露均沾,怎么租房市场就无人问津呢?
虽然去年6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并在税收、公积金等各个方面鼓励租房。
举个例子,现在北京一套房万,一个家庭税后年收入20万的家庭,不吃不喝也需要30年。即使北京市将年房价调控的目标确定为“环比不上涨”,但目前的房价已经让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然而,北京目前平均每套住房的租赁价格为多,相对于买房,租房的压力明显要小很多。
即便如此,大部分人仍然会选择买房,而不是租房。为什么?
1
租房没有安全感,三天两头的被房东轰,而且还要时不常的被涨房租,房子也不是自己的,更不会购置很多家具家电,每每想到要搬家的时候很麻烦,也就将就了。
2
租房没有办法解决户口问题,别人的房子通常不让你落户口,孩子上学更是不可能有名额。这应该是最大的问题,总不能不让孩子接受教育吧,不能上学可是一大忌。
3
租房是把钱给别人,而供房子是把钱花在自己的资产上,几十年之后,供房子的拥有房子,而房子升值还能大赚一笔,租房子的却依然一无所有。同时伴随着这十几年房价暴涨,租房子的越来越慌,买房子的越来越赚,大家就更是倾向于咬紧牙关宁可巨额负债。
虽然我觉得国人的这种想法都太传统,但依旧有人想法就很超前啊,比如高晓松: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没买房,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可是在中国,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如果现在是一个价格合理、信息充分、管理有序的租房市场,那应该会有效减少刚需客群的大水池,将从很大程度上调节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久而久之,置业观念也是会有所改变的,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嘛,改变的前提是有足够稳定的租房环境。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改善,才算是真正落到实处了。
1.租房一样可以上学,这就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为给孩子上学而争相购房的人群。
2.别只说鼓励租房,来点儿实际的,比如房租支出应该抵扣个税。如果房租可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可抵扣项,也会有一部分人寻找租房。
3.对“稳定性”租客要签长期租赁合同,比如5年、10年的,并且有租金优惠等,价格也要透明。
4.中介改善对租赁的收费制度,比如中介费用是按租房时间长短计算的,但是中介每三个月会上门检查一次房屋状况,比如水电是否正常,墙壁有没有破损,厨房有没有刮痕,检查完会向房东和房客双方发送检查报告,包括房间物品状况和问题拍照。如果房子状况糟糕,他们会责令房客整改。
如果上面都做到了,你还能说你没安全感?你没有归属感?你刚需?所谓的房价暴涨,还会是个问题吗?
由此可见,一个成熟的租房市场对中国社会面貌的改变会是难以估量的:年轻人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不再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用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追求更多非物质的生活,对财富、工作、生活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s/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