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慈利益海学校启动了创建“张家界市绿色(两型)学校”的工作,这成为了今年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近期慈利益海学校顺利通过“张家界市绿色(两型)学校”的验收,在验收通过的四家学校中排名第一,成为市级绿色学校。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注重引导师生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市级“绿色(两型)学校”工作小组。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不断加大环境教育方面的投入,使创建“绿色(两型)学校”的工作顺利开展。
创建初期,学校进行了认真自查,主要从创建与管理、教学与师资、活动开展、档案资料几个方面入手,除对于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欠妥当外,其余各项创建“绿色(两型)学校”的工作基本到位。学校加分的项目中,师生发明创造方面成效比较显著,自查评分是分,与实际验收中分的评分比较相符。
创建“绿色(两型)学校”的各环节:
一、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环境教育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评估内容,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利用红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校园之声”广播站等,开展环保专题宣传。组织“环保小卫士”流动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通过倡议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以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
2、开展班级“绿化、卫生”评比活动
给每个班级都划分了绿化、卫生责任区,将其纳入了《“红旗班级”评比细则》,要求学生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学生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净化,倡导学生语言行为也要做到“绿色洁净”。
3、积极开展植绿护绿、环保主题活动
邀请国太桥乡花卉苗木合作社来校进行“植绿护绿”专题讲座,组织开展“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部的同学,每人认养一棵树,悬挂了认养牌,倡导学生自觉做保护家乡花草树木的使者。组织学生参加“城乡环境同治”卫生清扫,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爱我国太桥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经常性组织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环境保护主题“征文”、“征画”比赛和“环保知识竞赛”,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绿色校园,幸福生活”文化艺术节活动等,使学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坚定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4、开展兴趣探究活动
学校少年宫成立了科技兴趣班,进行环境保护的探究活动。例如,孩子们探究该如何应对雾霾,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水洗式除霾呼吸器”;为了减轻园林工人的劳动强度,孩子们又发明了“多功能园林修剪锯”;史婉玲同学通过调查研究之后,撰写的《沙漠地区滴灌装置设计》一文在《科技与创新》杂志上发表。
三、将“绿色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学校校区的绿化,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适宜本土的树种,乔、灌、草、花的搭配适当,弧植与丛植相结合,营造出了宜人的风景和意境,并定期保养、维护。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建“绿色(两型)学校”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作为主旋律,把传统文化引进校园,把本土的历史名人事迹悬挂于校园走廊,用土家文化以及家乡的美景装饰校园,让校园的每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育人。
四、创建效果
通过创建“绿色(两型)学校”,校园里已形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节约耗材的文明风气,学校也被评为慈利县“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绿色(两型)学校”的创建激发了孩子们知感恩、求上进的思想,他们脚踏实地学习,力争每天进步,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如今校园绿化面积余平方米,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慈利益海学校成为了老师们开心工作和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家园,是张家界最美的乡村学校。
供稿:岳阳金龙鱼义工团队
撰稿:慈善通讯员刘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1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