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台灯 >> 台灯发展 >> 正文 >> 正文

高中的我,拼命地学习,虽然与清华擦肩而过

来源:台灯 时间:2023/1/6
北京湿疹医院医师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405/8814675.html

学习最拼命的一段时间,应该是高一那段时间。因为初中成绩很好,自认为绝对可以考上全市第一,全省前几的高中,然而中考的时候差了6分,没有考上。整个暑假过得很压抑,很不情愿。所以暑假的时候就拿着英语单词书没日没夜地背了。

一开学开班会,班主任问我们高中的目标是什么,我说想考(其实心里想着考清华)。那段时间每天脑子里想的事情就是学习,就是刷题,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两点半,有时候甚至3点,然后四五点就起床了。现在想起来觉得真的太疯癫了,每天累得不行,感觉呼吸都能闻到血的味道,眼睛总是红红的。觉得自己脑子笨,死用功。一开始是在宿舍学习的,下铺同学叫我早点睡,台灯不要打扰大家休息,然后我就在被窝里看书,后来觉得被子顶着实在难受,呼吸都不顺畅。于是我伺机寻找一个不住学生的寝室,然后在里面学习,还真的发现了一个(后来发展成为自习室,位置先到先得)。

每天晚上十点下晚自习,冲回去洗澡,洗完澡就去前面说的寝室里面学习,一直学到两点钟,回去睡觉,调四点的闹钟,有时候五点,起来的时候轻轻地,生怕吵到宿友们睡觉,其实更大的原因是生怕他们嘲笑我,笑我努力也没用之类的。

这样学了半个学期,期中考,我考了年级第49名,年级人左右,但是因为我在重点班,这个成绩在班上排第11,当惯了第一,突然前十都没有,我就觉得相当难受,付出比他们多那么多,也学不过他们。

同寝室一个同学(后来他每天看小说,高中毕业就不读书了)当着我的面说,蠢人才要下功夫的,聪明的都随便学就考前几(下铺同学天天看动漫,年级第7,后来高考第一年考多,复读考了中山大学),我听到这些话实在是难受。

当时真的想着一根筋一条路走到底,智商不够,熬夜来凑。已经到了冬天了,集中取热水洗漱的人多,排队需要的时间太久,所以我都是学到晚上12点之后才去洗澡的,太晚了没热水了,冷水澡,因为冬天被窝那么暖,起来多难啊,我怕太舒服了起不来,我实在太累了,多冷都睡得着。

四点起来,“自习室”看书一两个小时,6点宿舍楼大门准时开,马上出门,吃早餐,我记得我天天吃的都是米粉,西红柿米粉,青椒肉丝米粉,香菇鸡块米粉,三样轮流着吃,每星期第二次吃到香菇鸡块就意味着周末了,这样感觉日子过得快些。吃了早餐之后还是很早,整个学校根本就没有见到人影,去往教学楼的走廊上挂满了世界名人的画像和名言,激励了我相当长一段时间。

冬天天还没有亮,我不是班长,课室钥匙也没有,所以都是爬窗进去的,永远都是第一个进,最后一个走,中午也不回宿舍,老师来检查了就躲在投影仪后面。我也想到大自然里跑跑,下午放学后去绿茵场上和同学踢球,放松一下,但总是不断抑制着出去玩耍的念头。那时候深夜拿着英语书读,或者做题目,躲在无人的宿舍里学习,以台灯作伴,世界安静,内心平静,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只听到笔与纸面摩擦的声音,偶尔看到一些小飞蛾绕着台灯。有时候看着小昆虫在白色的墙壁上爬着,影子被台灯拉到比它们自己的身体长好几倍,就像轮船迎着日出远渡重洋,我想我自己不就像它们一样孤独前行吗?这样的日子竟然持续了那么久。

有时候有题目不会,可以想一个通宵,高一的时候就基本学完了整个高中的物理数学,(高三发现前桌比我还疯狂,高一就在刷吉米多维奇,也是后话了)有些解题技巧比如放缩什么的,高一刚开学,我没学过,但是都是死用功想半天自己想出来的,直到高三才知道以前自己总结的很多技巧是老师总复习的时候才教的,老师还以为我提前报了班,家穷,没钱报。有时候实在累得受不了了,就听听歌,听的大部分都是军乐团的歌,我觉得实在太振奋人心了。

就这样熬了一个多学期,期中考之后的月考还退步了,排了第94名,心痛不已。高一下学期开始进步,理科排名从几十名到第19,再到第2,第1,后来就稳居前三了,物理就没有试过低于95的,事实上是高一一整年全是考满分,基本做完了全国各地十年左右的所有高考题,以前有一份物理报纸,我每天课间就做报纸,几天就做完一个月的量了,单科考物理,有时候可以20分钟做完走人,出来一样是满分,某次几个城市的重点高中联考,我是唯一一个物理考满分的。

高三总复习的时候,因为那些题目都太熟了,有些题目基本到了题目读到一半就猜到接下来题干要说什么从而大致确定解题步骤框架和答案的形式结构的地步。老师发了一本全班复习用书,叫我先做,对照参考答案,找出错误的参考答案帮忙订正,我不到一个星期就把整本厚厚的复习书刷完了,并给了老师一份勘误表。当时真的就跟学习机器,刷题机器一样了,没感觉到有什么乐趣,似乎在跟自己和别人斗气。

中间还有好多很苦的经历,也都不想回忆了。高三的时候,自己心疲倦了,到了高考那一年的元旦,放假回家的时候一样刷题刷到天黑了才走,全校就自己一个人,等车等了很久没等到,听歌听《夜空中最亮的星》《老男孩》,看着学校,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活,竟然忍不住号啕大哭,坐在路沿,忍不住哭了。

高考之前遇到的事情也多,高考的时候我妈生病住院,不告诉我,说是回家乡参加表姐的婚礼酒席,顺便度假一个月。每个周末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深夜独自坐在书桌前,问自己高中三年除了学会了刷题,还有其他的能力增长吗?没有!有点欲哭无泪后悔的感觉。偏科,高考语文英语分别只考了,,距离目标12分,高一约好和基友一起考清华,我没考上,只考上浙大,而基友他倒是考上了北大。当年上了大学放完国庆节回学校,10月份中旬了,突然回想起当初付出了那么多,距离目标就差那么一点点,怎能苟且于此,写了退学申请书打算给院长了,被辅导员和我爸拦住了!

其实现在看来,那真的算是努力吗?感觉不算,拼命倒是真的,把长跑全程当冲刺,算是一种消耗,消耗生命,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熬的,每天都那么累那么困,长期的缺乏睡眠,现在时常头痛,年纪轻轻22岁已经白了很多头发,可能就是那时候导致的。高中的收获,不仅仅在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还包括了拥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对待每一件事,大忌就是操之过急,只盯着远处,忘记了脚下的路应该怎么走,根本没有战术,所谓的战术就是用时间的更大投入去堆赢别人,高一全部和高二大部分时间就这么学,高三真的心累了,以后教导自己的子女切不可如此,不可取。开始就跑太快的人跑不远,做事不争一时之快,只图细水长流。

现在最想说的就是,学习真的应该是一件主动+愉快+富有节奏的事情,每天完成一定的学习计划,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忘了生活的乐趣,忘了学习的意义,不是为了争个高分(我当时特别想把基友这个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而放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不是每天铆足劲半夜该睡不睡(除了考试周实在没时间复习要爆炸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并不是说成绩往事虽如烟,但历历在目,随笔一篇,不知所言,怕故作姿态矫情过甚,望莘莘学子学习得法,早获成功。追的女孩》后,觉得沈佳宜说的几句话很有同感,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但会读书的人确实很厉害。柯景腾说的也没错,也许10年后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照样过得好好的。

对于高中的学生,我认为高一高二阶段好好打好基础,学好老师安排的任务,自己适当用一些习题来巩固,高三的时候有条不紊的跟着老师,或者自己制订计划,步步为营,经过一二三轮复习,按时定量完成任务,保持生活规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12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