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WiTGenie的文章发布之后,很多评论都在问一个问题:有没有便宜点的?
答应的事情自然要做到,这次我就选了个知名度够高,也才一百多的米家LED台灯。
米家LED台灯其实已经发布挺久的了,发布当年就获得了iF设计金奖(GoldAward),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说,米家LED台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依稀记得知乎上还有关于灯臂末端红线是败笔还是点睛之笔的争论,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设计的,如果没有这根红线,未免就太过严肃了。
整个台灯上只有一个用于人机交互的按钮:
单击切换开/关
双击进入预先设置的模式
旋转调节亮度
按住旋转调节色温
这四个功能全都通过这一个按钮来实现,非常简洁易懂。
当然,既然叫智能台灯,所以也能通过米家App远程操控,而且还支持AppleWatch控制
在App里还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或者开启配合番茄工作法的专注模式(45分钟自动提醒)之类的小功能。
米家LED台灯的光源,来自42颗LED灯珠,其中21颗为K暖白光,另外21颗为K冷白光,比我之前测试的WiTGenie采用K色温灯珠作为冷白光还要更偏蓝一些。
米家LED台灯色温变化
因此米家LED台灯色温变化和其他LED台灯一样,也是通过切换两种色温灯珠的亮度比例来实现的。
在炫光控制上,米家LED台灯虽然比不上WiT那种采用弧形设计且支持分区光照的产品,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圆形灯罩台灯还是会好上不少。人眼从侧面直视发光区域不会太亮,灯管接近屏幕摆放时造成的屏幕炫光也较少。
这其中的原理也是因为米家LED台灯内部有透镜设计,让光路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两侧。
同时,发光组件的外部灯罩也采用了磨砂处理,这样能让光源看起来更柔和。频闪方面,米家LED台灯宣传的是无可视频闪,从频闪波动来看,确实超过了hz,所以对于人眼来说,影响确实会很小。
不过我们也知道,如果想要降低LED的亮度到很低的水平,那么PWM仍然是最易实现的方式。所以在把米家LED台灯的亮度调制最低的时候,通过每秒超过帧的高速摄影,我们也会发现下图右侧米家LED台灯确实存在频闪,而左侧的WiTGenie还没有频闪出现。
(这个在压缩之后的GIF确实看不出来...还是看B站视频里的吧)
亮度和色温测试
首先我测试了米家LED台灯的亮度范围,测试点为灯组几何中心点正下方37cm处,因为米家LED台灯实际采用的是无级调节,因此下方的六个档位是采用旋转按钮来测试的。
我们也可以发现,米家LED台灯的旋钮在最低和最高两档亮度变化较大,其它几档变化较为均匀,亮度最高能达到lx左右的水平。
色温方面,实测米家LED台灯可以覆盖k~K的范围,不过在通过旋钮调节色温时,App现实的色温会和实测的有些差距。用按钮调整色温也一共有6个档位,在App中这六个档位分别显示的是:K,K,K,K,K,K
但是经过我的实测,这6个档位的色温分别为K,K,K,K,KK,在部分档位和理论值大约有K~K的差距,不过人眼基本也看不出来。
有一点我不太理解,对于室内光源来说,超过K以上就可以说是蓝得刺眼了,不知道小米为什么要把冷色温放到K的级别,希望大家用的时候尽量保持K以内。
光线分布均匀性
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已经在:重新认识室内光源重要性—WiTGenie说过,所以不再赘述了。
在日常的环境光下,桌面可以被分为主要作业区域和次要作业区域,分别对应长时间读写学习和短时间读写的需求,主要作业区域需要lx以上照度,而次要作业区域需要lx以上照度。
米家LED台灯的表现也在意料之内,因为发光区域是长条形而非圆形,所以在面对方形的桌面时,有效照亮区域也会比圆形灯罩更大。
台灯几何中心的正下方照度为lx,满足主要作业区域lx照度要求的面积,差不多有一个15寸笔记本电脑多一点。如果算上次要作业区域,则还可以更多,相比于我家里最老的那个台灯...唉,不说了。
总结
米家LED台灯,作为一个不到¥的产品,可以说达到了这个价位里最好的表现,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解决了很多消费者对于台灯的刚需。
米家LED台灯优点:
长条形LED光源,相对于传统白织灯更亮,有效照亮区域更大
灯壳灯罩有光路设计,侧面炫光较少,光线均匀
可调色温从K~K,满足白天到夜晚需求
能用App远程控制,可实现智能功能
没有肉眼可见频闪出现,高于国家标准
工业设计简洁流畅
非常便宜
米家LED台灯缺点:
台灯高度不可变而且有点矮,会挡住我的24寸显示器
灯臂只能上下俯仰,不能左右旋转
最低亮度下频闪频率会降低
用按钮调整时不太精确
总的来说,米家LED台灯是这个价位我见过最好的LED台灯,不到的价格,当你不知道该买什么台灯的时候,选它基本错不了。如果还有其他值得推荐或者你想买的类似产品,欢迎评论留言,我有空买一个去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