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又称门券、参观券、游览券等。在古书信中门券又称为“尺牍”,到了春秋时叫“虎符”,汉代又叫“鱼符”,元、辽称之为“腰牌”等等。后来,门票演变成有价票证的一种,变成五花八门的门卷、参观卷、游览券等,成为进入景区、公园、游乐场等场所的一种凭证。通常,景区的旅游门票,往往印上“游览券”三个字,还印有游览示意图;博物馆的门票,常冠名“参观券”。在某些寺院,还把门票称作“功德券”,“香花券”。
门票一般为长方形,有横竖两种,有单纯文字和文字辅以绘画、图案、彩色照片、徽标等表现形式。大部分景区的门票有副券,还有存根,也有印上报销凭证的。验票时副券一般被撕掉或剪掉,也有打孔以示作废。门票的制式和质地也从简单到复杂。早期的门票,极大多数是纸质的,而且纸质较差,有些甚至只有文字而无图案,是一张薄薄的小纸片。也有不少门票为塑料片,还有将门票制成了书签式。后来门票开始讲究质地和制式了,如南昌腾王阁、海南天涯海角游览区等景区的门票,还嵌有24K镀金金属章,构成嵌章式门票。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特殊材质制成的磁卡门票被广泛使用,在进口处设有刷卡机,磁卡门票经过刷卡机一刷,就不能再用了。
将门票设计成明信片,再印上邮资图,就成了“邮资门票”,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门票新品种,是中国邮政改革开放的成果,颇具中国特色。年12月24日,国家邮政局以“局票()20号”文件发出可以在普通邮资明信片上印制广告的通知,为邮资门票的问世开了“准生证”。年7月19日,国家邮政局下发“关于开发普通邮资明信片业务的通知”[国邮()号],为邮资门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铺平了道路,而且首次提出“专用邮资图邮资片”。“专用邮资图邮资片”是为了更好的推进邮政广告业务发展而特别推出的。到年底,专用邮资图邮资片已发行了枚,其中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月季”、“牡丹”、“马踏飞燕”、“映日荷花”等“通用邮资图”普资片20枚,俗称“全国版”;其余是各省、市、自治区申请发行的“专用邮资图”普资片,俗称“地方版”。专用邮资图普资片仅局限在某个地区,甚至某个单位,由它们拥有独享权,但它的发行程序、性质和邮票一样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所谓的邮资门票,是以邮资明信片为载体,设计﹑印刷成景点、场馆和展会的参观凭证。采用的邮资明信片的品种主要有贺年(有奖)明信片、全国通用邮资图普资片和专用邮资图普资片等三种。邮资门票既是邮政用品中的一种,又是旅游门票的一种。邮资门票有以下二个特点:一是优良的宣传媒体。旅游部门可利用邮资门票,印制景点的资源、特点、服务等的文字和图片,让没有到过该景点的游客有较为直观的印象,可取广告宣传作用。二是“一票两用”。对于旅游者来说,既可以是参观某景点的凭证,又能于通信和收藏,可以如实的反馈和记载个人旅游信息;对于集邮者来说,门票带有邮资,参观结束后,可把本人或亲朋好友的邮政编码﹑通信地址写好,投入景点的邮箱,成为一枚不错的“实寄片”。因此,邮资门票拥有两个不同门类的众多收藏爱好者。现在,许多景区的邮资门票都制成了刷卡式,不用在门票上打孔或撕下副卷,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枚完整的收藏品。
邮资门票的推广使用,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7月20日《中国邮政报》登载了《邮资门票“火”起来了-湖北邮政推广邮资明信片门票纪实》的报道,介绍了湖北省邮政部门在政府支持下,与旅游部门合作,在各景区推广使用邮资门票,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情况。年上半年,湖北省有黄鹤楼等29个知名景区推广使用邮资门票,带动全省明信片门票增收近万元,开发量同比增长9倍多。寄往全国各地的景区邮资门票,为各景区做了免费的广告宣传,来自省外的游客比例明显提高。年全省游客量达1.52亿人次,增长28%,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火暴程度超过预期,邮资门票的推广使用”“功不可没!
”现将邮资门票简介如下:
1、“贺年(有奖)明信片”邮资门票
年12月1日,原国家邮电部开始发行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至今,已连续发行了25年,品种也从普通型一种发展到普通型、贺卡型、信卡型等多种,但邮资门票一般都采用普通型制作。上图是河南省洛阳市关林景区的邮资门票,它采用年(羊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制作。由于贺年(有奖)明信片,规格(x毫米)比一般纸质门票要大,可容纳较多图文信息,用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制作旅游门票,成为当时的一个亮点。“贺年(有奖)明信片”邮资门票专题信息强、印刷精美,可以用来组集参展,从而受到集邮爱好者欢迎。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制作的邮资门票,到目前为止共有多少种,尚无资料查证。据笔者收集到的约有29种35枚,其中最早的是用年(蛇年)贺年(有奖)明信片作制作的“南京市夫子庙展览馆”邮资门票。
2、“全国通用邮资图普资片”邮资门票
1)《牡丹》普资片邮资门票。年3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牡丹》普通邮资明信片,采用由曾孝濂设计的“牡丹”作邮资图,明信片规格为×毫米,是“中国邮政CHINA”铭记的第一枚60分邮资片,是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片”。如图是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用《牡丹》普资片制作的邮资门票。用《牡丹》片制作邮资门票较多,而且年前的邮资门票普遍采用《牡丹》普资片。
2)《映日荷花》普资片邮资门票。年9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映日荷花》普通邮资明信片,邮票面值60分,明信片规格x毫米,也是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片”。《映日荷花》普资片从年起开始替代《牡丹》普资片用于广告加印片,年11月面值由60分改为80分。图4是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风景区邮资门票,以《映日荷花》普资片为载体,并加了副卷,标明票价等。
3)《马踏飞燕》普资片邮资门票。“马踏飞燕”是年9月在甘肃武威雷台一座将军墓出土的青铜雕塑。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年1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简称“马片”),这是我国发行的首枚小规格邮资明信片,规格为×78毫米,面值60分,也是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片”。年11月邮资调整,《马踏飞燕》普资片面值由60分改为80分。年2月,甘肃省天水市开发全国第一枚马踏飞燕加印片-“麦积山门票”。从此,以“马片”为载体的加印片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其开发用途比较广泛,多用作门票、质量跟踪卡、回音卡、咨询卡、纪念片、交通票、请柬、藏书票等。由于“马片”幅小而艺术品位高,深得邮人喜爱。如图为用《马踏飞燕》普资片制作的江苏省无锡市顾毓秀纪念馆参观卷(票价2元)。
3、专用邮资图普资片邮资门票
专用邮资图普资片,俗称“地方版”普资片,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众多地方的风俗民情、山川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革命圣地等题材,弥补了邮票在发行题材上的限制,受到广大集邮者的 此外,邮资门票还存在“纪念版”江西省宜春市华林寨风景区曾用年(羊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发行了“华林寨风景区旅游纪念邮资门票”一套6枚,分别印有月照松林、瀑布、锦绣山谷、山水十八湾、映山红、漫步竹林等6个景点照片,并印的华林寨“风景区旅游纪念邮资门票”一行字,作为旅游者参观的凭证。富有盛名的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也应南京集邮爱好者需求而发行南京国际梅花节纪念邮资门票,在副券上印有“纪念珍藏票,不作门票使用”字样。“纪念版”邮资门票售价低廉,深受收藏爱好者欢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