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市天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课上,孩子们正在学唱《土家儿童迎客歌》。在该校,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能学唱两到三首土家族民歌。
张家界市天门小学学生
我觉得这个踩高跷(脚)马很有趣,然后可以增强我的平衡力。
把非遗融入校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天门小学还将土家族武术、高脚马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就连大课间都变为充满土家特色的“花灯操”、“杖鼓舞”等民族舞蹈。
张家界市天门小学党总支书记屈泽波
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孩子们)综合素养对文化的那种理解。
张家界是土家族人口聚居区,也是土家族文化繁荣地。千百年来,土家人在辛勤劳动中,孕育出璀璨的土家族文化。以文育人,让土家族文化资源走进校园,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土家族文化,编写特色课本教材,51名党员教师带领团队深入大山,搜集资料。
张家界市天门小学党总支书记屈泽波
发挥(学校党支部)在基层教育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深入地和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思想建设深度融合的一个结果。
非遗作为一种“慢文化”,其传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多种措施并举,校园中随处可见土家族文化元素,学生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款式的校服,文化墙上画着土家族传统舞蹈的彩绘,文化长廊里摆放着土家族传统手工艺品,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非遗、爱上非遗。张家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兰智平
我们通过党建的突出引领校园文化,把我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更好地发展,学校也很好地结合张家界的发展的特色,把这项工作从小抓起,把这个非遗深入人心。
张家界市不仅有着优秀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为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近年来,张家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向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播撒红色种子。
72岁的退休老党员贺兴演是桑植县贺龙中学的校外“辅导员”之一,受学校党总支的邀请,他每年都会定期给孩子们讲述贺龙元帅的故事,让孩子们铭记先辈遗志。
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中学学生屈显威
贺龙元帅生前的时候为了广大人民的解放,为了革命就感觉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让我受益。
近年来,贺龙中学党总支创新“党建+红色传承”模式,将红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邀请校外退休老党员进校教唱爱国歌曲,讲述红军故事,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将主题教育与红色文化、学生德育紧密结合,以党建促教学,以党建促学生的养成教育。
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中学副校长李光明
让学生能够吃苦耐劳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发愤图强如何继承先辈的遗志,如何努力学习做国家有用的人才。
张家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兰智平
通过红色的记忆,更加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了报效祖国的伟大复兴的志向。
张家界:以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红色资源,如何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路径,张家界市创新党建工作,让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血脉。
兰书记,咱们张家界市是怎么推进这个党建工作?从哪几个方面推进的?张家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市教育局局长兰智平
一个是发挥好火车头的作用,我们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书记和校长一肩挑;第二是发挥好我们党员老师的模范作用,我们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这样增强生机和活力全面地促进教育的发展;第三个方面体现在我们党建的工作和我们教育的工作的融合作用,创新了一批像党建+德育工作、党建+师德师风、党建+教学实践这样一些品牌。
兰书记,接下来咱们党建工作有什么样的一个目标?张家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市教育局局长兰智平
要通过这种党建,不断地刷新或者擦亮我们的品牌,使这项工作也得到提升,所有的教师也得到提升,教育管理者也要得到提升,更好地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这种党建真正受益,为我们国家的复兴为我们民族的兴旺,能够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往期精彩回顾湘西:党员教师助力教育扶贫党旗在校园飘扬益阳:党建引领教师成长
党旗在校园飘扬来源:湖南教育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w/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