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照明的概念界定和产品迭代发展
1.1智能照明的概念界定
智能照明是指通过多种智能技术实现灯光控制,为人提供舒适的光环境的一种新型照明方式。智能技术包括传感器、通信协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语音控制、情景模式切换、节能优化等功能。
家用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是指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不同的协议、智能设备,组合出多样的智能化场景。现有的家用智能解决方案包括单品智能,多品智能和全屋智能三种类型。其中单品智能主要依托于Wifi协议,通过控制单个灯具的开关,亮度,色温等实现智能化。而多品和全屋智能则引入了更多的通信协议,Wifi联动Zigbee和蓝牙mesh,可以同时控制多种灯具,实现不同场景下的模式转换。
1.2智能照明的产品迭代发展
家用智能照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年之前:有线技术为主,主要应用于商用领域,如酒店、会议室等,实现灯光的定时控制、分区控制等。
年-年: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照明开始向家用领域发展,以LED为主的单品智能照明兴起。随之各个照明品类开始初步智能化,产品类型产生套系概念:吸顶灯、台灯、床头灯等组成简单的场景开始应用。
年-年:家用智能照明广泛应用,单品向成套照明方案设计转变,照明产品通过搭载IOT模组实现多品智能。同时,智能照明的功能也从单一的开关、亮度、色温调节,向情景模式、语音控制、节能优化等多元化发展。
年及以后:家用智能照明将进入3.0阶段,全屋智能照明整套解决方案正在快速发展,打造更智能更舒适的家庭光环境将成为趋势。全屋智能照明将实现灯光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联动,如窗帘、空调、音响等,形成更完善的智能生态系统。同时,智能照明也将更加注重用户的健康和个性化需求,如模拟自然光、根据生物钟调节光线、根据用户喜好和场合定制光效等。
二、智能照明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2.1智能照明的产业结构
家用智能照明产业以上游供应,中游产品,下游应用为主。上游供应主要包括LED芯片、封装器件、驱动电源、通信模组等核心元器件,以及传感器、云平台、人工智能等辅助技术。中游产品主要包括各类灯具和控制器等终端设备,以及系统集成和方案设计等服务。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商业照明、办公照明、工业照明、家居照明、户外照明等终端消费市场。
大部分品牌企业位于中游,通过整合上游供应链智能技术与自有灯具设计为下游提供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其中有些企业是从传统照明行业转型而来,有些企业是从智能家居行业跨界而来,还有些企业是专注于智能照明领域的新兴企业。
2.2智能照明的竞争格局
对于行业而言,家用智能照明赛道处在爆发期,随着各类型玩家的入局,行业竞争格局仍在风云变幻。目前行业竞争格局主要覆盖以下几类企业:
照明企业:这类企业是从传统照明行业转型而来,在灯具设计和生产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和经验,但在智能技术方面相对较弱,需要与上游供应商或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或引进。代表企业有欧普照明、佛山照明、三雄极光等。
智能家居企业:这类企业是从智能家居行业跨界而来,在智能技术和生态系统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和经验,但在灯具设计和生产方面相对较弱,需要与下游品牌或渠道进行合作或收购。代表企业有小米集团、海尔智家、阿里巴巴等。
智能照明企业:这类企业是专注于智能照明领域的新兴企业,在灯具设计和智能技术方面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性,但在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相对较弱,需要与其他类型的企业进行竞争或合作。代表企业有Yeelight易来、欧瑞博、飞利浦等。
云平台企业:这类企业是提供智能照明的云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企业,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和经验,但在灯具设计和生产方面没有涉及,需要与中游产品企业进行合作或授权。代表企业有涂鸦智能、华为云、腾讯云等。
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年中国家用智能照明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照明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达到50.6%;智能家居企业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28.7%;智能照明企业和云平台企业则分别占据了11.3%和9.4%的市场份额。
三、智能照明的消费者画像和选购花费
3.1智能照明的消费者画像
中国家用智能照明消费者的基本画像如下:
性别:女性消费者占比略高于男性消费者,分别为52.6%和47.4%。
年龄:25-30岁的年轻人群占比最高,达到36.8%,其次是31-40岁的中年人群,占比为28.4%。
地区:一线城市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41.2%,其次是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为35.6%。
婚姻:未婚或无孩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54.7%,其次是已婚有孩消费者,占比为32.1%。
房屋:居住面积主要为-平米,占比为38.7%,其次是-平米,占比为24.6%。
收入: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5万元之间,占比为46.8%,其次是5-10万元之间,占比为23.5%。
3.2智能照明的选购花费
中国家用智能照明消费者的选购花费如下:
灯具花费:34%智能照明消费者购买灯具的花费在-1万元之间,其中配置了全屋智能的消费者灯具花费达到2万元,占智能家居整体花费的23%。
系统花费:智能照明系统的花费主要包括控制器、通信模组、云平台等,平均花费在-0元之间,占智能家居整体花费的5%。
总体花费:智能照明消费者的总体花费主要集中在-0元之间,占比为28.6%,其次是0-00元之间,占比为24.7%。
四、智能照明的区域配置率和使用率
中国家用智能照明消费者的区域配置率和使用率如下:
区域配置率:客厅、卧室、餐厅和卫生间是智能照明配置最多的区域,配置率分别为86.4%、82.3%、78.9%和76.8%。其次是书房、儿童房和阳台,配置率分别为65.7%、63.4%和60.2%。最后是影音娱乐房、游戏房和衣帽间,配置率分别为54.6%、51.3%和48.9%。
区域使用率:消费者在配置智能照明后,在客厅、影音娱乐房和游戏房等功能性需求更强的场景使用率最高,达60%以上。其次是卧室、餐厅和书房等日常生活较多的场景,使用率在50%-60%之间。最后是儿童房、阳台和衣帽间等辅助性需求较强的场景,使用率在40%-50%之间。
五、智能照明的行业挑战和机会点
5.1智能照明的行业挑战
目前,智能照明行业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照明设计人才缺乏:随着智能照明的发展,灯光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更是要打造舒适美观的光环境。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照明设计人才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国内照明设计人才缺口较大,导致智能照明产品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生态壁垒较高: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智能照明标准和协议,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互通互联受限制,从而影响智能照明核心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各个企业都想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APP和控制器,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
用户认知度不高:大部分消费者仍停留在使用单品智能照明的阶段,对行业了解不深、对场景化照明需求度不高或会限制潜力消费人群的转化。同时,由于智能照明产品相对于传统灯具产品价格较高,消费者对于智能照明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疑虑。
5.2智能照明的行业机会点
尽管智能照明行业存在一些挑战,但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会点:
用户刚性和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灯光作为家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照明功能,还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健康化需求。智能照明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场合,调节灯光的亮度、色温、色彩等,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同时,智能照明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生物钟、睡眠质量、视力保护等,调节灯光的节律和强度,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
主灯产品的智能化:目前市场上智能照明产品主要以台灯、吸顶灯、灯带等为主,而主灯产品如吊灯、壁灯、落地灯等还没有普遍实现智能化。主灯产品作为家居环境中最显眼和最重要的灯具,其智能化潜力巨大。如果能够实现主灯产品的智能化,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品质,还可以带动整个智能照明市场的发展。
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方向。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一套系统,实现全屋所有灯具的联动控制,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如窗帘、空调、音响等进行互动,形成一个完善的智能生态系统。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可以打造更智能更舒适的家庭光环境,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心情下的多样化需求。
六、结语
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年全年中国家用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市场增速将达到32.4%。尚普咨询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家用智能照明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行业企业加强创新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用户认知和需求,打造更完善的智能照明生态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光环境和生活品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zy/1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