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界市 >> 张家界市资源 >> 正文 >> 正文

张家界山水里一场关于生活式的艺术

来源:张家界市 时间:2018-4-7

12月23日,久居张家界的青年作家陈露茜《愿你心有远山安于当下》一书举行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作者就作品的创作历程进行剖析,书中人物与在场嘉宾共同分享了书中的故事、感悟。新书发布过程中,香道、京剧等表演为发布会增添了兴致。本书讲述了22个人物不同的生活方式,作者联系在张家界生活多年的感悟,通过对这些生活方式的传递,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以下为本掌记者书评,分享给大家。

窗下该有此闲适

——评《愿你心有远山安于当下》

拿到《愿你心有远山安于当下》是在和露茜的两次见面之后,聊天相见欢,看书的过程却十分艰涩。这大概与心境有关。想寻着书去找找人物的状态,寻不着;想梳理一下,露茜脑海里成书时的心路,也难觅得。意不成全便无法获得,只得指望沧海成黄土,心不成尘埃了。

作为朋友,露茜显然比我受到的馈赠多了许多。不光是人勤勉、有阅历,也是因为心境一直在进阶。露茜在写书中人物朱樱媛时说,女人三十岁之前的长相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是自己修炼出来的。刚刚迈进而立之年的露茜正经历此实践——“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嘛。

 作品中的词性

诗词会修饰一个人,也会修饰一部作品。

青山妩媚、云深日常、桃花沾衣……这些化自诗词里面的修饰词用在二十二个人物身上,显得摇曳贴切。这些散落作品中的句句“落花”,被叫做露茜的一位江湖侠客飞花摘叶视做绝技,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独特的意象化世界。

这些安于当下的平凡人,朝着自己心中的远山,踏歌而去。在露茜的笔下。

我相信这些行走是有节奏的。带着明显的词性。不是诗性、是词性。

王国维的观点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每每走向辽远,去探寻生命的广度,非词不能达意。

书中人物的出场大多是从这种状态里面走来。见梵山、如是,是从终南山的氤氲里;与来空大师的相遇,是在乾名寺佛音声中;遇见子乐,是在隐隐的闹市繁华……他们的出场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各自的韵律,或轻或浅。

 作品中的佛性

佛性不仅佛有,一切众生都有。

这在书中,很多人物都有这一个属性。佛性是书中人物性情的部分,不是作品描写手法的部分。人物有此性情,也有此追求。不光是念诵度日,也听风吃茶,恋物也多旧损。

露茜在书中描述了这种方式,援引了日本美学家柳宗悦《工艺之道》关于“个性的沉默、我执之放弃,只有如此才是与器物相对应的心”的表述,此为日本美学之“物哀”。

禅、茶不能完全剥离,两种追求于心于物有些趋同。

在收集到的资料里发现,日本最早的煎茶道就是一代名僧带过去的。

明末清初,临济禅师隐元隆琦应邀赴日传法,对日本临济、曹洞二宗的复兴产生极大影响,并创立了黄檗道场。

年的这场东渡,让盛行于中国明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间的饮茶文化现身东瀛。三百多年间,这一传统一直被彼邦珍爱、传承并形成风雅的煎茶道。

这禅茶一味也算是不役于物欲、在风雅中升华生活的方式了。

 窗下之闲适

古之文人雅集多同题群咏。晚清(年)孙德谦仰慕仰慕陶渊明贞洁作骈文一篇,又请同乡画师绘制《南窗寄傲图》。年,王国维应邀为孙德谦此图填词曰“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以此艺文唱和。

南窗多是读书之所,窗外自是清雅之地。

我们对露茜一书便是这种品评的呈现。

书中描写的人物或远或近都在我们身边。作品是将这些人描绘出来,我们评作品,也在评人。这样的话,书、人物、读者就成了一个共同的圈子。我们看书,随时在了解这些人物,也随时和自己的生活对照。

多看多想,总有不少收获。

韩国诗人高恩那诗中写道:下去的时候,看见了,上来时没有看见的花。

就是这种美妙的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沉重,反倒有些闲适。愿读者诸君能够读出闲适。

愿你我安于当下,心有远山。

文|张明涛

掌上张家界综合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赞赏

长按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zy/2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