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独特
有趣
「您的贴身育儿伴侣」
我算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
这组在张家界拍摄的猴子照片,却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一时间,竟让我泪流满面。
-1-
这组照片也是偶得。
年5月6日,作家绿豆和来自上海的朋友鬼爷,一起去爬张家界黄石寨。途中遇到无数猴子,一只怀抱小猴的母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因为,被抱在怀里的小猴子,明显已经死了。
但,作为母亲的母猴,却一直不肯放弃,眼神中全是悲嗷和绝望,似乎想要等着孩子醒来。而她周围的猴子,和人类世界有着毫无两样的同情和劝解。
这组图片,让无数人泪崩,爱,不仅仅是人类专属,伤心,也不仅仅是人类独有!
镜头下的母猴紧紧抱着怀中了无生气的小猴
牢牢地贴在胸前
无论你是否还活着,妈妈只想和你在一起
▼
母猴得不到任何回应
无奈地放下小猴子
它脸上这哀伤的表情,令所有人动容
可惜,小猴子却不能有任何回应了
▼
镜头推近,母猴的眼神,
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
它眼里,居然隐约闪动着绝望、无助的泪光
▼
无论多深情的呼唤
沉睡的孩子,却再也无法醒来
▼
这时,母猴听到旁边有小猴的轻声呼唤
急迫抬眼去寻找
▼
可那却是别人家的孩子
在母亲怀里撒娇
▼
却是别人家的孩子
在母亲怀里吃奶
▼
母猴,再一次深深地陷入沉默中
▼
它身边的其他猴子
似乎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哀伤
▼
尤其这一只,趴在母猴对面的台阶上
用一种极其放低的姿态,静静地看着
安静地守着
默默地表达自己的难过
▼
然后,用这种姿态告诉失去孩子的母亲
它的心情是这样的
▼
过了一会儿
它安静地走过去看看小猴
轻轻抚摸,和母猴一起期待小猴醒来
▼
这只猴子,似乎也是一只母猴
不知它是否也失去过孩子,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悲凉
它就这样默默地和母猴守在一起
帮同伴梳理毛发、观察周围
对危险保持足够的警觉
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绝望的母猴
和死去的小猴
▼
伤心的母亲,淡淡地拒绝了同伴的关爱
独自一个,抱着小猴的尸体
孤独离去......
▼
在拍摄者眼中世外桃源一般的张家界
再绿的山,再清的水
也无法遏住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伤痛
因为,与孩子在一起,才是天堂!
▼
-2-
这组照片,看哭了无数人。大家都纷纷问过拍摄者绿豆,小猴子是遇到什么意外?绿豆说,他只是无意中遇到,发现时小猴子已经发生意外了,具体原因无从得知了。
只是,作为一个亲子旅行作家、一个父亲,他心里只有感动,并以母猴的口吻,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这组照片的结尾:
如果我在天堂和你见面,你还会记得我的名字吗?
如果我在天堂和你重逢,我们还能像从前一样吗?
如果我在天堂和你相遇,你愿意握住我的手吗?
如果我在天堂和你再见,你愿意搀扶我起来吗?
再给我一些日子,我会找到我的方向,因为我知道我还不属于天堂......
-3-
这一刻,我完全不想去理性解析动物的习性;也不想去分析猴群的行为是否如我们所见所想般美好。
我突然沉湎在母猴绝望的眼神、以及它落寞离开的背影中难以自拔。我脑海中一直回旋两个问题:这只猴子它要去哪里?它要如何处理它的孩子?
儿子幼儿园放学后,我给他看了照片,简单地说了这个故事。孩子一直在追问我:“小猴子是怎么死的?”我如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跟我说:“妈妈,这个猴子妈妈没有了孩子,它还有这么多的伙伴,它是不是会快乐起来?!”
果然是孩子,一句话,他眼中的世界,就比我开阔多了。
在这组照片、这个故事中,我不应该单单只看到悲伤,而忽略了故事中更多的力量,比如珍惜眼前,比如热爱生命。虽然,孩子在我心里的地位太无可替代。
也正因太爱孩子,下一刻,我觉得更需换个更温暖的角度,来和他一起读这个故事。
于是,我告诉孩子,这跟童话不一样,它发生在最真实的镜头下:大自然中,动物尚且有爱,有母性的光辉、有友情的温暖。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去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生老病死,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但,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再寂寞。
以爱做注脚,再往前走一步,我心里突然有种泪如雨下后的清爽,就像入秋天气中,雨打过的芭蕉一样,干净而湿润。
都说当妈是一场修行,要对孩子负责,要给他最好的陪伴!这一路,从身到心,我们也正在经历洗礼:泪点低了、情绪多了、内心也变得柔软和坚强了、却又好像也看到了另一个有力的世界了。
本文图片、故事提供者:绿豆。亲子旅行家、旅行作家、独立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风景评审师,中国户外圈名最具影响力KOL,中国高原亲子户外第一人。
女儿薏米从襁褓中开始跟随户外旅行,曾数十次深入各大藏区,女儿薏米四岁旅行就超过米海拔,八岁前五上高原,一家三口被媒体誉为国内亲子户外旅行第一家庭,影响了万+家庭的亲子旅行生活观念。
在文字、摄影、旅行等若干圈子,获得过若干奖项,代表作《遇见格桑花》、《和最爱的人去旅行》、《带着宝宝去旅行》等。
HANDMADEBY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zy/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