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界市 >> 张家界市经济 >> 正文 >> 正文

广州人注意主城区这4医院搬的搬扩的

来源:张家界市 时间:2021/8/2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m.39.net/news/a_5970320.html

医院的街访们注意了

今后要么得换地方看病

医院大变样

《医院优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

今日获得通过

涉及4医院:

中医院(中山二院)

医院二沙岛分院

医院

医院

其中中山二院将在

海珠区的洛溪桥脚新建总院部

原来沿江路老院区的历史建筑

将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

医院将进行原址优化

中山二院:总院部将迁往海珠区

中医院(医院)为国家卫健委属(管)医院,创建于年,医院,至今已有年历史。

目前,医院于中心城区内共有两个院区,两所院区均面临用地紧张,设施老旧残缺,医技空间受限,教研用房不足等问题。

而海珠区现状医疗卫生资源紧缺,未达到广州市总体规划(-年)每万人60个床位的要求。

海珠区方面表示,目前8医院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医疗资源严重不平衡,“十三五”期间,海珠区重点推进东南部的海珠湾片区建设,急需引进与之相匹配的国家一流水准的医疗机构。

本次中山二院新院区选址西至洛溪大桥,南至环岛路,北侧靠近海珠儿童公园,东侧为长江百货交易城,南侧为广航总部,用地面积平方米,床规模。未来医院总部,建设成为集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院。

现在位于沿江路的北院区部分功能将搬迁至新址,原有院区历史建筑将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展览馆,相关项目立项正在积极申请中。

中山二院新址位置图

对于中山二院另行选址建设总院部,不少规委会专家都表示赞成。规委会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冯原表示,中山二院调整到海珠区洛溪桥脚很合理,因为老院区已经不堪重负;而且长堤要恢复历史风貌,中山二院的功能也必须随之调整。

此外,也有委员认为,中山二院服务对象是全省的,新址距离市区较远,距离地铁站还是有一段距离,尤其是番禺、珠三角地区的人都需要通过机动车解决,医院配置的停车位一定要足够。而且,新址旁边是海珠区儿童公园,一定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防止出现污染问题。

省中医二沙分院:新建一栋6层医技综合楼

医院二沙医院,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大通路北侧,北临珠江,南临广州发展公园,项目红线范围2.6公顷。现状建医院发展的需要。

根据通过的规划,院区内的建筑面积由现行指标平方米调整为平方米;容积率由现行指标1.08调整为1.54;建筑密度由现行指标25%调整为35%。

医院西侧网球场,游泳池位置建设一栋地上6层医技综合楼,同时建设3层的地下室。扩建后二沙岛分院总计容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面积平方米,地下计容面积平方米)。

医院:医院大楼

医院前身为原中国人医院,年更名为医院(下称省二医),是医院。

该院已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拟按照广州城市更新政策规定,医疗区局部拆除腾挪广场绿地,宿舍区征医院大楼及回迁住宅。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地块容积率调整为6.16,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保留原有医疗建筑平方米,医院大楼平方米,回迁住宅平方米),建筑密度40%。增加5处公建配套,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测,垃圾收集站,文化室,星光老年之家。

将改造现有医疗区,南部宿舍区整体拆除重建,同时新建地下车库。

中山三院:院内设负一层大堂直通BRT

医院始建于年,是一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医技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大医院。项目位于天河区天河路南侧,毗邻石牌村,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距离地铁三号线岗顶站米。总权属用地面积平方米。

规划调整后,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由平方米调整为平方米,增加平方米。容积率由2.93调整为4.53;建筑密度由24.2%调整为35%,绿地率由45%调整为30%。

为改善医疗科研及住院环境,规划新建外科住院综合楼:拆除沿天河路现13层高门诊楼,拟建地上25层(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4层(建筑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平方米。

此外,由于岗顶区域交通拥堵严重,中山三院本次优化提升将对院内交通“动大手术”:天河路主入口交通优化,人车分流,空间独立,快速到达;院内整体设置地下负一层大堂及交通枢纽;医院正门人行广场,设置负一层通道于BRT,地铁站直接连接,构建完全人车分流立体交通模式。

还有6个医院调整项目待审议

年底,广州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间,其中,医院间,医院(医院)35间,医院70间。

为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大型医疗机构布局比较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等问题,按照主城区优化提升,外围城区扩容提升的思路,前期市规委会审医院(医院),南方医院(从化),医院(花都),医院(黄埔),医院(番禺)等5个项目,重点强化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的医院建设,推进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倾斜。

广州市副市长、市规委会副主任马文田表示,“这4个方案不是最后一批,在医院只要有想法,在符合广州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都可以申请调整。”

目前,医院项目还有6个,分别是:医院、天河区医院、医院、广州医院、医院、医院。

焦点:医院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如何解决

医院的规划调整,规委会上的专家普遍表示支持,大家都认为,医院的服务能力,对提升广州竞争力有帮助。而且广州医疗是面对整个华南地区的,在规划指标的控制可以给多一些,或者有更大的弹性。

不过,医院门前交通拥堵问题,委员们都深有感触,认为在未来的优化提升中必须解决。

规委会委员、市规划院院长邓兴栋表示,医院都在老城区,医院内部交通外部化的情况比较突出,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医院的停车位按照既定标准还是不够的,应该增加停车位,否则停不进去就停到路上了。

市国规委主任彭高峰也表示,医院都成为拥堵点,乱和差的环境普遍存在,未来国规委部门在进行方案审查时,场地设计会作为最重要的方面,交通又是场地设计的重要一环。

彭高峰说:“内部交通外部化是一大问题,医院对车辆疏于管理,满了就拒之门外,车都停在了马路上。医院扩容如何提质是关键,不能越扩越乱,要把交通问题最大程度地改过来;医院下面的局部架空,形成交通环路,医院入口要适当往后退,形成港湾式入口。”

马文田则强调,医院的优化提升也很重要,规划部门未来在地铁站医院近一些,公交、医院靠。同时建议4个医院把交通问题理顺再进行建设,做专门的交通优化方案让规划部门审核。

他同时表示,医院这样的公共建筑应该横平竖直,以功能为前提来做建筑;此外,医院的垂直交通方面也要下功夫,电梯不足问题普遍存在,要多装几部电梯。

文、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杜娟、赵方圆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王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jj/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