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进入六月,气温逐渐走高,不少喜好养生的市民会适量进食少量生姜,以助祛风解表、排汗降温、温经和胃等。而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里,生姜无论是作为菜肴的配料,还是用作驱寒的姜茶、温经止痛的红糖姜水等,都是备受家庭青睐。
生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也是一种中药材。在民间有关生姜的谚语和传说很多,比如“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
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也记述道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中,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的另一别名叫“还魂草”,因此姜汤也有叫做“还魂汤”等等。
姜的功效
GINGER
生姜具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还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在医院药房除了生姜外,还有干姜、炮姜和姜炭。虽然四者均源于一物,但功效却大不相同。医院药剂科苏家辉生提提醒市民,姜长于发散风寒,又能温中止呕,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干姜则辛热,燥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可温肺化饮;炮姜性苦温,辛散温里不如干姜,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善能温中止痛、止泻,兼能止血;姜炭苦、涩、温,辛味消失,功专止血温经,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所以,经典医书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姜炭守而不走。”之说。
食用禁忌及注意
1、生姜,洗净,无需削皮即可用。
2、烂姜吃不得。烂姜有毒,可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3、夏天吃姜需适度。不宜多吃,每次只需要10克左右即可。过量食用易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
4、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宜吃姜。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常用方法
热姜茶/水
做法:将带皮生姜3-5片、沸水泡代茶。或生姜榨汁10毫升左右开水冲调。也可将生姜直接切成薄皮(随用随切)含服(10-30分钟后咀嚼吞下)。
功效:发散风寒、温中止呕。
适用人群:
①易晕车、晕船者。出行前喝1杯姜茶即可预防。易因受寒引起的呕吐、恶心反胃症状者,喝1杯姜茶也可缓解症状。(其他类型的呕吐不宜使用。)
②常大鱼大肉者。可防治肠胃炎。
③醉酒者。在酒后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促进消化体内酒精,如加适量的蜂蜜,可缓解和消除醉酒症状。
生姜红糖水
做法:带皮生姜洗净切切块/片,然后用刀背用力拍散,取3-5片生姜、红糖适量(按自己口味,喜欢甜的就放多点。)加适量水,煮10-20分钟即成。
功效:祛风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痛经。
适用人群:
①风寒感冒者。建议加葱白10g,更适合于风寒感冒初期或淋雨着凉。注意要趁热喝,且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
②宫冷痛经、月经不畅的女性,可在每天中餐前,喝一杯生姜红糖水。备孕女性,可以从月经期第1天开始适量服用,连服至下一次月经前,可调经补虚。注意经期间不宜服用。
③产后女性。在产后的7~10天中适量服用可补充能量、增加血容量,有利于产后体力的恢复,且对产后子宫的收缩、恢复、恶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有积极作用。
④胃寒、发热的患者。
⑤老人。常服可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
生姜大枣黄芪枸杞子红糖水
做法:带皮生姜3-5片、黄芪20g、枸杞子和大枣(或红枣)各15g、红糖适量。所有药材倒入锅中加水ml浸泡30分钟后开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20分钟后加红糖煮至红糖熔化即可。
功效:补气、补血养阴,调节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适用人群:特别适合妇女、老人和大病初愈的人。每日服用可以达到预防疾病,也有助于改善自体免疫疾病,增强体质。
文章来源:医院药剂科苏家辉佛山治未病联盟
图片来源网络,权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jj/1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