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景视觉
太聪明的人,反而不容易成功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这样写道:“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他还说:“大师都是很笨的人。“只有很笨的人才肯下苦功,才会坚持不懈登上顶峰,才会十年磨一剑,一剑号江湖。”其实,他口中所谓的“笨”,不是愚,而是痴。简单来说,就是把会做的事情做得漂亮,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句话,同样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年,刘震云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那时候,他班上的同学几乎人人都在写书,渴望一朝成名。刘震云也跟着写。写到身边的人都放弃了,写到班上最后只剩他一个人还在动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他的执着,换来的是《一地鸡毛》《手机》《我不是潘金莲》……等多部耳熟能详的作品。年,他凭借万元的版税收入在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位列第26名。甚至,他的作品远销海外,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是他的才华,远远超过和他一起写书的同学吗?事实上,不是聪明的人容易成功,而是执着的人才会笑到最后。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从小父亲就教育她,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笨人”。小时候每次考试前,父亲都会说,不会做的题就不要做了,浪费时间,把会的题保证做对就可以。这种“笨人”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长大的刘雨霖在成为导演之后,会让每位演员都花时间体验生活,学会一门手艺。剧本中,不管“的”“地”“得”还是标点符号,一个都不能出错。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缺的是肯下笨功夫的人。成功的路并不拥挤,有人会放弃,有人会犹豫。只有肯下苦功夫的“笨人”,才是离成功最近的人。来源:全景视觉
只要不停下,任何时候都是起点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有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下面有个高赞回答说:“很多人从高考结束放下笔的那一刻,就已经停止努力。“放弃成长的人,一定走不远。”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及时的。不会因为所谓的“没时间”“来不及”停止前进的脚步。感动世界的摩西奶奶,就是如此。她的前半生,乏善可陈。生活被带孩子、擦地板、挤牛奶……各种生活琐事填满。直到76岁的的时候,她才第一次拿起画笔。80岁那年,她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在她漫长的人生中,留下了多幅油画作品,其中20多幅是在过完岁生日之后的画作。她曾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机。”每个人都有自己觉醒和闪光时刻,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来源:全景视觉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1.自我觉察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私信:“我知道自己在虚度光阴,也想努力变好,却不得其法。”每个人都有能力精确地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能量,以及感觉的真实性。但我们的感受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想法淹没,无法安住当下。而当你开始自我觉察,准确识别时,便是改变的开始。2.正念练习当我们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时,很多人会陷入到内耗中:“为什么我这么差?”“如果当初不这样就好了。”但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练习,停止自我消耗,更好地疗愈自己。比如,可以采取坐着或平躺的姿势,尽量让自己处于舒服、放松状态。深呼吸5~10次,仔细体会自己的身体与床的接触,体会身体回归到中心,展示内心对话。3.投入行动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不在其他,就在于行动力。失于行动,再好的想法也只会徒增折磨。如果你想要彻底改变,那么你需要的就是:立刻做。生活能馈赠的,永远是自己愿意向前的人。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会忍不住惊出一身冷汗:我有多久没看过一本好书?我又有多久没有学习过一项技能了?与其每天下班后躺在床上玩手机、刷视频,倒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享受,去改变,去创造。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切都来得及,怕的是你不开始。
看过这样一句话:“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
昨日种种,皆已过去;明日之事,尚不可知。对未来的最大慷慨,就是把努力献给现在。请相信,再普通的人、再不起眼的付出、再不显著的坚持,都会在时间的雕琢下闪闪发光。
生命短暂,即使有些事只是徒劳,也请坚持徒劳,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赠礼。
愿你我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作者:有书乔木,来源:有书(ID:youshucc)。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xc/1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