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透明,让我们的世界更光明。”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幸福地有用心灵之窗……
对于99.9%的学生来说,做在宽敞亮丽的教室里上学,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对于周芷晴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
周芷晴,今年18岁,来自江苏,被称之为“微光女孩”。
在她4岁那年突发白内障,父母带其辗转全国求医,多年做了十几次手术,效果甚微。
6岁,她左眼球萎缩失明,右眼视力仅0.1。看东西,就像一幅画被泼上了一盆水,所有色块边缘都糊掉了。
在普通人看来,这样的孩子,就算读书,也是去特殊学校。可其母亲觉得,女儿是正常人,将其送到了普通学校。
上课的时候,做第一排的她,需要借助三件“法宝”:望远镜,放大镜、台灯才能进行学习。望远镜看清黑板;借助台灯、放大镜才能看清书本上的文字。
在生活中,因为视力的原因,她完全看不清路牌,遇到熟人打招呼,五步以外基本分不清谁是谁。
上帝给他关上了一扇门,也给他打开了一道窗,周芷晴并没有因为视力而抱怨,消沉,反而淡然接受,坚强克服困难。
因为自己的视力有缺陷,周芷晴更加专注,将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付出终有回报,在今年的高考中,她申请了视力残疾考生专用的“大字卷”,最终取得了理科分的好成绩(语文:分,数学:分,数学附加39分,英语97分,小高考5分),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专业。
分背后包含了周芷晴十几年的“酸甜苦辣”,十几年的心路历程,外人不得而知。
对于未来,周芷晴充满了希望,虽然只能看见一点点光亮,可她从未放弃过,追着光的方向前行。
“微光女孩”,你真了不起!
看到这些新闻时,我想到了近视,这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近年来,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了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大学生高达约90%,因近视致盲人数达30万。
近视已经成为了一种“病”,且呈低龄化、持续上升趋势,以前戴眼镜是知识文化人的象征,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早早就加入到了“近视大军”。
那么,对于青少年,我们该怎么预防近视?
1、科学用眼
在读书学习时,坐姿端正,背部伸直,头与书本距离保持33cm的距离。
晚上用眼要开灯,桌面灯光以60W为宜,尽量避免在晃动的车厢看书,晚上不能关灯玩手机,电脑(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
2、用眼习惯
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电脑与眼睛的距离不小于60cm,距离电视不小于3M,不要躺着或趴着看电视。
每天保证良好的睡眠习惯,用眼40分钟后要休息。
3、户外活动
阳光有助于缓解瞳孔的疲劳,远近的视物切换有助于放松眼球,长期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缓解预防近视。
虽说道理大家都懂,但对于自己的不良习惯,大家要重视起来,并且及时纠正过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jiezx.com/zjjszy/12417.html